铭物文协那些比特币的字文议的演进数史
作为一名从2012年就开始玩比特币的老炮儿,我见证了比特币社区对于最小单位——聪(Satoshi)的各种奇思妙想。记得那时大家最热衷讨论的,就是这些"数字零钱"的前世今生。 当时主要有两派人马在研究这个事。一群是Colored Coins的拥趸,另一派则是bitcointalk.org论坛上那些痴迷于追踪"聪"去向的技术极客们。说实话,看着他们争论的样子,就像一群考古学家在研究数字文物。 这些"数字考古学家"尤其关注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区块。比如:创世区块Block 0,可惜因为软件bug,里面的聪永远成了"数字化石"Block 78,这是第一个由Hal Finney而非中本聪挖出的区块Block 170发生了第一笔转账,从中本聪到Hal Finney这让我想起收藏界对稀有邮票的狂热,只不过现在变成了数字形式。 虽然现在大家都把Casey Rodarmor当作Ordinals之父,但其实这个概念2012年就有人提出过。Rodarmor的贡献在于把零散的想法系统化,还搞了个相当有意思的"聪等级制"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个分类时差点笑出声: 聪的"贵族体系":普通聪:就像我们钱包里的零钱贵族聪:每10分钟诞生一个,算是"限量版"稀有聪:每两周才出现一个,堪比数字界的独角兽传奇聪:目前全球只有3个,每次减半才出现一个神话聪:还没现世,要等到第六次减半创世聪:独一无二,在Block 0顶端安家 相比之下,Colored Coins的玩法就接地气多了。它就像给比特币贴标签,让普通的聪变成优惠券、电影票之类的。我认识的一家咖啡馆就在尝试用这个发会员卡,虽然最后因为操作太复杂放弃了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朋友Stanislav Datskovskiy的发明。这哥们儿想用节点技术监控"巨鲸"的钱包,防止他们突然抛售砸盘。虽然想法很酷,但实操起来就像用望远镜监视深海鲸鱼——看着容易做着难。 回看这段历史,比特币社区从来不缺疯狂的创意。从追踪聪的足迹到创造数字收藏品,这些探索都在证明:比特币不仅是货币,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数字世界。聪的寻根之旅
Ordinals的进化史
Colored Coins的另类玩法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一场别开生面的Web3线下派对观察记
- 比特币疯狂飙升:16个月新高背后的市场暗流
- Uniswap收费新规引发热议:0.15%费率背后的权衡
- 比特币王者归来:52%市占率背后的市场暗流
- 9月21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困局与机遇
- Meta Quest 3亲测:500美元能否挑战苹果3500美元的Vision Pro?
- 牛市前哨站:比特币领涨下这6大潜力币值得关注
- Scroll技术解析:这个ZK Rollup为何与众不同?
- 亿万富翁的加密货币噩梦:马克·库班870万美元被盗始末
- 比特币ETF曙光初现:监管与市场的微妙博弈
- Web3与金融科技的激情碰撞:RSS3带你玩转香港之夜
- 比特币正在重构全球金融体系:深度解读Taproot Assets带来的变革
-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:比特币刷新纪录,以太坊蓄势待发
- BTG和BTC的区别:一场关于比特币表亲的有趣探讨
- 一位币圈KOL的血泪史:440万亏损换来的5个投资真理
- 狗狗币强势反弹,迷因币江湖再起风云
- 加密投资界震动:明星基金Scalar Capital按下暂停键,行业寒冬将至?
- Aptos生态新秀集体亮相:MOVE加速器首批毕业项目全解析
- 比特币现货ETF背后的故事:一场监管与市场的博弈
- 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动全攻略:不容错过的行业盛会
- 搜索
-